为扩大国内外农业科研人员之间、作者与审者之间、作者与编者之间的学术与信息交流,促进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,《中国农业科学》编委会/编辑部拟定于2007年11月30日?12月2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“世界农业科学前沿论坛”,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、学者作专题报告。本届论坛还将按栏目分设作物遗传育种?分子遗传学;耕作栽培?生理生化;植物保护;土壤肥料?节水灌溉?农业生态环境;园艺;贮藏?保鲜?加工;畜牧;兽医等6?8个分会场,邀请与会代表就本领域本专题研究进展进行学术交流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 一、特邀专家报告拟定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将从以下题目中选择若干专题作为大会报告: 01 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: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向世界水平进军的思路与对策; 02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(ARS)代表:近年美国ARS的使命、研究成就与展望; 03 日本农林水产省代表:近年日本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; 04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(CGIAR)代表:近年CGIAR的成就与发展趋势; 05 世界著名期刊《CELL》代表:CELL办刊理念及与提高投稿命中率有关的影响因素; 06 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官员:从中国对食物的需求分析看农业科学研究前景; 07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官员: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面临的重大使命与挑战; 08 科技部官员: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(2006-2020年)》中的农业科学前沿; 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:近年NSFC资助的生命(农业)科学优先发展领域解读; 10 国家知识产权(专利)局专家:从世界农业科技专利发明趋势分析看世界农业科技前沿; 11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(ISI)驻京代表处专家:通过文献计量学透视世界农业科学前沿; 12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专家:当今科学计量与科学评价走势; 13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专家:世界农业大学排行榜; 14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专家:被SCI收录的世界农业学术期刊影响力排名分析; 15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所专家:国内外农业科研投入的比较分析;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专家:美国农业与农业科研政策分析;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专家:日本农业与农业科研政策分析; 18 美籍华人学者:世界农业未来30年; 19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专家: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竞争情报研究理论与方法; 20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热点与展望 21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热点与展望 22 作物生理学研究热点与展望 23 耕作栽培学研究热点与展望 24 植物病理学研究热点与展望 25 农业昆虫学研究热点与展望 26 土壤肥料研究热点与展望 27 节水灌溉研究热点与展望 28 农产品加工研究热点与展望 29 动物转基因工程研究热点与展望 30 畜禽传染病研究热点与展望 二、与会代表交流内容 01 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杂粮、蔬菜、果树等作物遗传育种、分子遗传学、分子生物学;耕作栽培与生理生化生态;植物保护;土壤肥料;节水灌溉;农业环境;畜牧;兽医等农业各学科专题研究最新进展; 02 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杂粮、蔬菜、果树等作物遗传育种、分子遗传学、分子生物学;耕作栽培与生理生化生态;植物保护;土壤肥料;节水灌溉;农业环境;贮藏、保鲜、加工;畜牧;兽医等农业各学科前沿动态、回顾与展望。 欢迎与会代表携带论文参会,编辑部将选择优质稿件送审,择优录用。 三、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:2007年11月30日报到。12月1、2日开会。 会议地点:北京(见正式会议通知) 四、会议费用与交款方式 交通、食、宿费用自理,其中,食、宿由会议统一安排。10月20日以前注册,会务费1100元/人,现场注册1300元/人。在读研究生在10月20日以前注册,按800元收取;现场注册,按1000元收取。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均可。 开户银行: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北下关支行 账 号:050601040009874 户 名: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(请务必注明“论坛注册费”) 地 址: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《中国农业科学》编辑部(100081) 联 系 人:刘 锋 韩媛媛 路文如 电话/传真:010-84897048 E-mail:nongykx@163.com
附件:第二届“世界农业科学前沿论坛”报名回执
《中国农业科学》编辑部 2007-8-6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