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名称: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

平台负责人:吉万全
平台介绍:农业农村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依托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,主要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、繁殖更新和入库保存;对基因资源进行抗病虫、抗逆、高产、优质等生物学特性鉴定和评价,筛选育种急需的优异基因资源,创制和发掘抗病虫、抗逆、高产、优质等性状优异的新种质,提供生产或育种利用。近年来完成了第三次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,累计保存移交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5700余份;筛选和创新优异种质200余份,获批专利5件,审定(登记)粮油作物品种20余个,培养研究生150余人,培训科技人员和农民1200余人。
创新成果介绍:
1.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。对陕西省88个普查县和26个调查县进行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调查,累计征收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5700余份。涉及109种作物,其中粮食作物27种2800余份份,经济作物13种470余份,蔬菜42种1030余份,果树16种1360余份,牧草绿肥11种30余份。田间繁种和基本农艺性状调查种质资源4000余份,调查性状200余个,获得数据2万余条,获得资源数据200余Gb。入选全国十大优异资源2份。基本摸清了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、作物种类及分布情况,填补了部分资源保护的空白。
2. 新种质创制研究。开展了小麦与长穗偃麦草、中间偃麦草、华山新麦草、滨麦等亲缘种属的染色体工程新种质创制研究,创制异代换系、异附加系、易位系等新种质200余份,创新育种亲本50余份。将亲缘种属的抗病、耐逆、早熟、矮秆、大穗、优质等优异基因导入到了普通小麦中。采用原位杂交、基因芯片、基因组、转录组测序等方法,对新种质进行了遗传解析和优异基因挖掘研究。研究填补了亲缘种属优异基因发掘利用空白,丰富了小麦抗病抗逆、优质高产等遗传基因,为新品种培育提供了种质资源。
3. 新品种培育。利用染色体工程创制的育种亲本与新育成的小麦新品种,进行聚合杂交和定向回交,形成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体系;育成高产优质、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10余个。小麦新品种西农511、西农172、西农162、西农161等国审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、抗病耐逆等特性,受到种粮大户(农民)、种业企业、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的认可和欢迎,在黄淮麦区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,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,为农民增产增收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。

版权所有 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-ios/安卓版-Webgame Platform 我们的位置 您好,您是第位访客